画框外的人生|“烟水气”中走出的杨子姗:享受篮球和生活的性感
23:48
专访城市应援官杨子姗:最喜欢攻守兼备的莱昂纳德
(采访、文/王丽媛,拍摄/刘保平)
灰黄的砖墙,水磨石的小路,街道两边一半是独门独户的人家,一半是三四层的低矮楼房。小路延伸着,卖菜,卖古董的嘈杂声中,混合着锅盖面,栀子花的香味,一直到尽头的夫子庙。
这里,是20年前的南京老城区,是杨子姗在爷爷奶奶陪伴下长大的地方。
如今,这里叫水游城。充斥着商场,美食,灯光秀……杨子姗说,回家时总有些心酸,这条路,已经有些认不出了。
幸好,旧的记忆被珍藏,新的故事在生长,转眼出道14年,杨子姗离开了曾经生活过的老城区,那个她自诩没心没肺的“南京大萝卜”,也长大了。
生活感与“烟水气”
“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
作家叶兆言笔下的南京,是个充斥着“烟水气”的城市。他解释说,“烟水气,本质等同于烟火,但用了‘烟火’,就把南京说俗了。”
杨子姗,就是个充斥着烟水气的女人。
《中餐厅》节目里,杨子姗到到店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来帮忙的,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强迫症下的整理癖,让楼上的仓库焕然一新。无论刷碗,清理灶台,她总用着自己的小窍门,把餐厅拉到“五星级标准”。
杨子姗参加《中餐厅》节目
举手投足是满满的“熟练”。
“休息在家,一般都是收拾和做饭,我喜欢这些。”杨子姗声音里总是带着一丝温柔和安定,总能让阳光下的拍摄现场,也带着一丝舒适的清爽。她曾透露,休息的日子里,会做一桌菜邀请朋友来,看着他们一脸满足地吃掉。那就是再幸福不过的放松了。
这些小习惯,她称之为“生活感”。
生长在南京的她,记忆中的城市,是用一系列味道串联起来的。“桂花鸭,烤鸭,锅贴,鸭血粉丝,汤包,赤豆元宵,糖芋苗……”她说着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还有满街的栀子花香和桂花香”。
记忆中,这些味道已经成为了幸福感的代名词。
杨子姗的微博更新不频,大多也是新戏的宣传,朋友圈也几乎不发。她甚至一脸认真地说,“我不知道有什么要发的,我过的生活真的很普通。”
连度假,她也偏爱海岛。“什么都没有,只能吃吃喝喝逛逛,才觉得时间停下来了。”
篮球的性感
杨子姗并不是狂热的篮球迷,但她着实嫁了一个。
老公吴中天,钟爱也几乎是唯一的运动方式,就是打篮球。“每次他说,一起去运动一下,我就会换上衣服和球鞋,跟他去球场,我会练练投篮,胯下运球,但都是假把式。吴老师会非常认真地跟朋友约一场,我就一直为他加油。”
这份仪式感,也让篮球,成为了她生活中很特别的存在。“我眼中,篮球,是很性感的。”
球衣定妆照拍摄过程中,杨子姗时有害羞。“突然让我拿着篮球,一副高手大侠的样子,觉得挺酷的,但也有点不习惯”。
但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她也成了“懂行”的旁观者。
季后赛愈演愈烈,杨子姗时而吴老师坐在电视前,和篮球来一场激动人心的约会。她也跟着吴老师,为最爱的球星莱昂纳德加着油。“低调,话少,球技了得。作为小前锋,却攻守兼备,还拿到了最佳防守球员。这样的球员怎么会不喜欢。”杨子姗神色依然温柔,开口却是一针见血的分析。
悲而不躁,喜而不骄
杨子姗的博客,至今翻开,只剩下一篇文章。写于8年前。文章以这样一段话结尾:
“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悲而不躁,喜而不骄。只用温柔的眼,看世间。”
仿佛给自己的寄语。
那时,她还不是《致青春》中的郑薇,还没有当过电影女主角。如今,一晃八年了。
杨子姗总能回忆起,第一天到剧组拍《致青春》的画面。“找不着北了,太紧张。第一天下来,对自己有点失望,是不是选错了人,我是不是做不到。”
那部戏,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子的青春,纪录的,也是杨子姗的成长。
杨子姗说,她选择了演员这份职业。也因此,她必须敬业。
“敬业”说来简单。《红蔷薇》哭到眼角膜破裂;《南极之恋》闷到荨麻疹复发;《路过未来》暴瘦20斤素颜出镜……她渐渐有了经验,学会了技巧。但却时刻提醒着自己,“别成了‘老油条’”。
8年过去了,她当了太多次女主角,有了太多的光环,去过太多的地方。可她依然实践着博客里的那句话,“悲而不躁,喜而不骄”。
她依然还温柔着。
结语
整个采访期间,摄影棚里的阳光下一直睡着一只雪纳瑞。时不时抬头看看众人,再耷拉下脑袋沉沉睡去。
杨子姗每看到它,总忍不住去逗一会。采访结束,直接捞起了小狗,放在了沙发上。“你看,他才是这里的主人呢。”指尖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在阳光下笑着又看了好久。
没有人出声。那一刻仿佛静止了,只剩阳光,她,和缩成一团睡去的雪纳瑞。岁月静好。
从始至终,杨子姗声音一直软软的,温柔干净。无论讲起过往,童年,爱情,或是家乡。她依然充满了生活感,但却是淡淡的“烟水气”。
让人忍不住想起,《南极之恋》里,她的声音读出的那句话,“我喜欢鲸,唱着好听的歌,展开长长的鳍,生命就是应该这么强大的样子。”
越是强大,越是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