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纳11年后温网重逢 多少人已不复少年 只有他们风采依然
撰文/李田友
费德勒与纳达尔之间的关系,真的是一个谜。
他们是公认的“一生之敌”,两人的争夺涵盖了职业网球的方方面面,就连“史上最佳”这个终极悬念,也主要是围绕着两人在展开。
他们同时也是真正的挚友,费德勒日前还这样表示:当我离开职业网坛之后,我不知道还会与多少人保持联系,但是对于拉法,我很肯定我们会保持很多年的友谊。
被认为是网坛最高水平较量代名词的“费纳决”,其出现频率同样是一个谜。在两人共同的巅峰时期,一年打上五、六场就是家常便饭。而在2014年澳网-2017年澳网之间那段著名的“空窗期”,两人在三年的时间中仅仅交锋过一次,当时甚至有两人可能再也无法交手的猜疑声。
在第39次和第40次“费纳决”之间,仅仅相隔了一个月的时间。而两人最近两次在温网的交锋,期间相隔的时间却又是——11年。在职业赛场上,11年的跨度,真的就等同于沧海桑田。
11年前那场经典的对决已经无需追溯。作为一名网球记者兼狂热爱好者。唯一需要分享的感受是: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能够想到,在网球运动一百年多的历史上,居然会出现一场比赛,被举世公认为“史上最伟大”。
这就好像是在全世界延续百年的大大小小选美活动中,突然出现了一名佳丽,被所有人都推崇为无法被超越的绝世佳人。这一点赫本做不到,玛丽莲梦露做不到,至于安吉丽娜朱莉、苏菲玛索等人更是不可能做到。
一代佳人赫本
究其原因,因为每个人对于美的审视标准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完全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是无限趋近于零的。费德勒和纳达尔到底有怎样的才能?能够让古往今来、跨越年龄、跨越国界的人成为他们共同的拥趸?当麦肯罗在直播间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相信很多人相同的感受是:先是一愣,然后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狂喜。
而距离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比赛,迄今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当两人在周五再次并肩踏进温布尔顿这块神圣的草地,你是否会产生一种时空转换的错觉感?
11年前有幸目睹过这场比赛的人,多少人已经不复少年貌,老了容颜?那个时候也许你还是一名寒窗学子,如今可能早已经晋升为人之父母;那个时候也许你刚刚步入社会,如今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脊梁;那个时候陪在你身边的爱人,如今也许相伴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也有可能早已经天各一方,各自安好……
托雷斯绝杀德国
2008年,那个时候神州大地刚刚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创伤,多少人的泪水,还在日夜流淌。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一个全民性的话题,很多人对于金牌的狂热,与目前大众的相对理智不可同日而语。
2008年,西班牙足球刚刚开始一个王朝的序幕,那个在欧洲杯决赛中绝杀德国队的球员,是今年刚刚宣布退役的托雷斯。
2008年,NBA的冠军球队还是凯尔特人,当红球星是科比-布莱恩特、加内特、皮尔斯。至于如今如日中天的库里、莱昂纳德、杜兰特、浓眉哥等人,要么还是绝对的菜鸟,要么根本就还没有进入联盟。
舒马赫
对了,2008年的舒马赫,正在积极准备自己第二段F1生涯,而如今他已卧床数年,完全康复依然显得遥遥无期。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显著的对比,你才会真正意识到,费纳的风采依旧简直就可以说是一个奇迹。11年前的他们牢牢霸占着世界前二的位置,大满贯决赛经常成为双方的“二人转”。11年之后,两人的世界排名,依然处于第二和第三的高位,能够暂时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是同样伟大的德约科维奇。
排名还不能完全体现两人的长青,费德勒如今的技术全面性,比20多岁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标志性的发球和正手并没有衰减,而原本没有那么出色的反手位防守和小球技术,最近几年还在持续提升。至于纳达尔,他的膝盖问题一直被认为会成为终止他职业生涯的罪魁,但是如今的他,跑起来依然具有风一般的速度,无论是在红土还是草地上都是如此。
曾与费纳同时代的罗迪克、休伊特和柳比西奇等人,如今早已从我们的目光中淡出;曾被视为费纳挑战者的德尔波特罗、西里奇等人,如今已经逐渐到了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再看看西西帕斯和亚历山大-兹维列夫等后起之秀在本届温网赛中的窘境,你更会意识到,费纳的恐怖统治力,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球员,而是两代甚至三代球员。
古人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再强大的人,对于时光匆匆都只能是一声长叹。但是这对于费纳二人来说却似乎是无需担忧的问题。他们确实无法“再”少年,那是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少年的影子,从来不曾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