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降薪到失业,CBA外援真要说再见了?

齐鲁壹点 2021/06/20

本已与首钢谈好合同的林书豪这下蒙了。IC Photo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季禹

6月18日,CBA官方对下赛季赛制问题做出说明,CBA联盟将努力推动恢复主客场制赛事。与此同时,各参赛球队或许将以全华班出战前期的比赛。目前,该方案仍待进一步批复。不过,一刀切式全华班政策未必完全公平,联盟很有可能出现“强队更强,弱队更弱”的局面。

各队将全华班出战

近日,CBA联盟召开第十四次股东会,经讨论和表决后同意,2021-2022赛季CBA联赛将努力推动恢复主客场制比赛。官方表示,下赛季CBA联赛在努力恢复主客场制的前提下,将根据实际情况从前期拟定预案中确定最终赛事方案。而目前的方案中,就包括下赛季先行由本土球员参赛、待时机成熟时恢复使用外援的方案,方案正在等待上一级的官方审核通过。

有消息显示,CBA股东的一致意见是,新赛季将以全华班阵容开始,直到我国不再要求境外人员进行隔离后,适时恢复外援使用政策。但在防疫要求之外,这一政策的推行更与各俱乐部的财政状况相关。按照最新的外援工资帽,使用全华班后各支球队至少能省下3000万元的投入,这将为受疫情与赛会制影响的投资方减少一大笔开支。

此前一个半赛季的赛会制比赛,使得CBA的门票收入几乎为零。恢复主客场后,各主场的门票收入有了来源。但没有外援的CBA,整体观赏性势必会大大降低,再加上不少球迷已经适应了在家看球的观球方式。届时门票收入能有几何,仍然是个问题。

从降薪到失业

6月份以来,CBA官方共有两次“大操作”。一次是6月7日晚官宣工资帽下调,单支球队的外援总工资帽上限为500万美元,较上个赛季减少200万美元。二就是宣布推进“恢复主客场,全华班出战”的赛事安排。这两次制度变动受影响最大的都是外援。

在工资帽新规发布后,吉林外援琼斯曾在个人微博中大诉苦水,大意为自己需要赚钱来养活家人,而工资帽与“优先续约权”使得自己已经失去当联盟得分王的动力。琼斯一定没有想到,此前还只是遭遇降薪的他,竟在十几天之后面临失业的威胁。

最受球迷关注的外援,恐怕就是刚刚宣布重返CBA、签约北京首钢的林书豪。1月10日,林书豪签约NBA发展联盟圣克鲁兹勇士队,正式开启自己逐梦NBA之旅。但直到最后时刻来临,林书豪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一支NBA球队的合同。

6月12日,林书豪通过个人社交媒体正式宣布,他将加入北京首钢,与球队再续前缘。2019—2020赛季,林书豪效力北京首钢并场均贡献22.4分5.6篮板5.6助攻1.9抢断。重返首钢,或许是即将33岁的他,职业生涯晚期的最好归宿。在CBA,林书豪还能发挥自己生涯末期的光和热,同时能够令自己的商业利益最大化。

一旦全华班参赛成真,林书豪与首钢的合作势必会受到影响。最新消息显示,林书豪目前已经得知这一情况,首钢队方面则表示还需要与林书豪进行更多沟通。

强队更强,弱队更弱

近年来,外援在CBA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许多球队的战术正是围绕核心外援部署,强力外援的到来,也使得比赛更富有冲击力,极大提升了联盟的观赏度与商业价值。全华班出战,或将使现有的联盟稳定性失衡,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由于新政还没有最终拍板,目前部分球队对外援的处置问题陷入两难。总的来说,各球队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先正常签约外援,届时开放外援后,外援们可以马上参赛。二是先不与外援签约,等可以允许外援入境的时候再找寻合适的外援。

目前看来,一些财力雄厚的俱乐部完全可以采用第一种处理方案,而一些小成本运营的球队为了减少开支,或许会选择方案二。这就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一个开端:成绩好、财政优的球队可以更早地锁定想要的外援,而小成本运营的球队在开放外援时,或许将难以找到水平在线的外援。

此外,由于各球队对外援的依赖程度不同,前期的全华班政策并不是一个公平的方案。像广东与辽宁这种强队,队中本就有一众能力超群的国手级本土球星,即使没有外援依然是联赛头一档。而像吉林这种比较依赖外援来拿分的球队,一旦失去外援实力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