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世界里,究竟什么是“公平”?

体育产业生态圈 23:25

在奥运赛场上,中国男子体操队员疑似遭遇误判,丢掉了一块金牌。很快,网友陷入了愤怒,中国体操名宿也集体发文支持,暗暗黑着裁判的打分。

在没有绝对公平的体育赛场上,在我们愤怒与抗议的同时,在积极申诉之外,笔者更想强调的,其实是相对公平,也就是如何争取更大的「国际体育话语权」,更何况,现任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正是日本人——渡边守成。

01

还原比赛现场

7月28日晚间,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决赛进行。

介绍一下背景:男子全能中国队已经多年没有拿到奥运金牌,上一次还是2008年,当时杨威拿到了冠军。而在日本名将内村航平退役之后,男子全能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本届奥运会,中国队两位选手进入决赛,分别是肖若腾和孙炜,两人都具备夺金实力,主要对手是日本的桥本大辉,俄罗斯的纳戈尔内,各位选手需要依次完成「自由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6个单项的角逐。

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肖若腾、桥本大辉、孙炜、纳戈尔内等的表现都非常稳定,差距始终不大。但跳马阶段和最后的单杠阶段,裁判的判罚打分令人不解。

场上最大的争议时刻,出现在桥本大辉的跳马项目,他在落地上一只脚迈出界外一大步,但却仍旧拿到了14.700分。

而在单杠项目里,肖若腾整套动作完成的质量同样非常高,落地的时候稳稳站住,完全没有一丝的松动,却被莫名其妙扣掉他0.3的完成分——赛后领队透露,扣分因为落地后,没有按照规定向裁判致意。肖若腾随后裁判提出申诉,但未能成功。

在等待最后一项分数出炉前,肖若腾和桥本大辉都已经提前拉起了各国国旗,在得知无缘冠军后,中国队收起了国旗,但肖若腾还是心态非常好地向镜头比起了大拇指。

最终,肖若腾以总分88.065摘得银牌,而日本选手桥本大辉比肖若腾多了0.4分,抢走了这块金牌,另一位中国选手孙炜以87.798分获得第四名。

背后的酸楚,是一个运动员的多年里无数的训练时光。

02

是否遭遇黑哨?

比赛结束后,有关裁判打分很快引起了中国网友的热议,也登上了热搜,不少网友纷纷为肖若腾鸣不平,认为裁判故意提高日本选手的分数,压低中国选手的分数,导致肖若腾丢掉了原本到手的金牌。

如果说网友不是专业选手,他们的声音不能代表专业声音的话,可以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我们看到,几乎在赛后的第一时间,中国体操名宿杨威、李小鹏、陈一冰、邹凯纷纷微博发文,支持中国体操的小伙子们。

杨威写道:「为肖若腾和孙伟今天的表现喝彩,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强实力,为你们骄傲。」

陈一冰表示:「不管结果怎么样,孙炜和肖若腾都是完美的。」

李小鹏称:「还是恭喜下中国队男子全能第二吧,哎不是我看不懂,是我看得太懂了,有点可惜!今晚分数全部提前踩到!」

邹凯则表示:「为中国的小伙子们骄傲。」

冯喆则写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有多深,局中人才了解 —— 大家好,我是局中人才。」配图时他选择了柯镇恶——一名武林里的瞎子,疑似暗讽裁判。

随后冯喆又更新了内容,做出了专业解读:专业评判来了:运动员右腿边的这条线才是出界线,其他线那叫瞄准线,当然如果我高兴我可以画到右边轨道上你信吗?

相比于电影电视内容,竞技体育赛事更能扣人心弦的原因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在某个瞬间,我们惊叹那些电影剧本都编不出来的比赛结果,会被那些或励志、或热血、或温情的竞技体育故事所打动。

当然,竞技体育不可预测的结果,基于的是对于竞技规则的尊重。这意味着无论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裁判员,都必须在规则规定的公平的体系下争取更好的成绩。

可以说,没有了对竞技规则的尊重,竞技体育也就荡然无存,取而代之则是剧本注定的肥皂剧。

正因为如此,球场的假摔、裁判的黑哨、滥服的兴奋剂等等这些统称为「Cheating」的行为。想一想,一名运动员在他们最美好的年华里将青春献给了这项运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甚至是煎熬,却在赛场上败给了赛场外那些盘外招,这样的现象对于竞技体育、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是莫大的讽刺。

实际上,竞技体育只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仅此而已。

当然,我们呼唤的不是绝对的公平,因为在竞技体育中,谁都无法保证每一次的判罚和评分都完全客观、准确。但相对的公平和公正,是必须的。

我们深知,像体操这样打分的项目其比赛的特性就充满了对抗与干扰,其规则本身所存也在模糊的地带。但至少在同一场比赛、同一个项目中,裁判的判罚尺度需要一致。

03

未来,应追求「国际体育话语权」

抛开比赛本身的种种问题,也许一个让人很难接受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奥运会从来都不纯粹,公平,永远都是相对的。特别是在奥运会进入全面商业化时代之后,背后复杂的利益博弈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此种利益博弈,如奥运会主办权、电视转播权、商业赞助权的归属等等,虽然不会像金牌一样被更多观众牢牢记住,但其影响却经久不衰,放之大小项目赛场内外而皆准。

需要承认的是,东道主得利,是国际大赛中几乎必然出现的现象。事实上,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上一届平昌冬奥会时,中国队在短道速滑的项目上就遭遇了一系列的误判,笔者也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幕。当时,我们一向低调严谨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都忍不住要炮轰一下奥运速滑裁判的双重标准,那看来是真的被欺负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