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射击总结:中国队掀青春风暴 金牌追平境外奥运会最佳

萨姆说体育 2021/08/03

00:37

第27金!张常鸿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姿摘得金牌!

北京时间8月2日,随着中国小将张常鸿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夺冠,东京奥运会射击项目结束了全部15个项目的争夺。中国射击队强势复苏表现惊艳,取得4金1银6铜的好成绩,高居奖牌榜第一位,4枚金牌也追平了中国射击在境外奥运会的最佳纪录!而原本在赛前雄心勃勃的印度射击队惨淡收场,甚至没有拿到一块奖牌。

杨倩摘得本届东京奥运会首金

中国射击队小鬼当家 4金成绩仅次于08北京

本届东京奥运会射击金牌榜前十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射击是一项极度考验心理的竞技运动,所以高水平选手的年龄普遍偏大。不过自从中国射击队修改奥运选拔流程,完全按照奥运积分赛的成绩来决定出征名单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射击的奥运会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小将,他们也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掀起了一股“青春风暴”。

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射击队追平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4金的成绩,是境外奥运会的最佳战绩,远远超过里约的1金,仅次于北京奥运会时候的5金!而这4枚金牌居然全部和00后小将有关,其中杨倩一人就拿到2金,她先是女子10米气步枪摘得本届首金,随后又和杨皓然配合夺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冠军。另外两名00后姜冉馨和张常鸿,则各自拿下了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和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金牌。

张常鸿为射击队在本届奥运会完美收官

更为夸张的是,射击队这次还有一位05后擦边选手——2004年12月出生的盛李豪摘得男子10米气步枪的银牌,不满17岁的他险些就放了一个大卫星,中国射击队的青春势力令人惊叹不已!

除了新人的强势,中国射击队的老将们其实也保持了不错的状态。35岁的庞伟是这次代表团中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选手之一,第4次出征的他这次不但拿下10米气手枪个人项目的铜牌,还搭档姜冉馨摘得混合团体金牌。32岁的魏萌则比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更进一步,终于站上飞碟射击领奖台收获铜牌。

庞伟(右)和姜冉馨搭档夺得混合团体冠军

射击运动自从修改规则之后,资格赛成绩不带入,决赛采用每轮淘汰制,这大大增加了这项运动的偶然性,可以说只要能够进入决赛,每个人都有可能去争取金牌。然而就是在如此的竞争格局中,中国射击队居然能够稳定发挥,参加的项目绝大多数都能至少收获奖牌,只能让人惊叹这支队伍的雄厚底蕴。

当然了,实力是一方面,公平公开的选拔制度也确保射击队能够挑出状态最为出色的选手前往东京。国内的4站选拔赛让选手们提前适应了比赛的激烈和残酷,如果能在这样的选拔氛围中脱颖而出,东京奥运会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也就不那么可怕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射击队总领队梁纯也将一份功劳记在了选拔制度上:“自古英雄出少年。选拔方式的完善让更多的年轻人融入到射击运动中来,他们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美俄捍卫传统强国地位 印度韩国尴尬无金

上一届的里约奥运会是射击修改规则之后,迎来的第一次奥运会,规则的修改明显让选手们都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老牌强队纷纷意外翻车,中美都只拿到1枚金牌,俄罗斯甚至金牌挂零。

这次来到东京,传统强队们打出了正名之战,除了中国队收获4枚金牌,美国和俄罗斯各自拿到3枚金牌和2枚金牌,紧随中国之后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美国队展现出在飞碟项目上的优势,包揽了男女双向飞碟两枚金牌,俄罗斯则是得益于明星选手巴萨拉什基娜的出色发挥,她一个人就夺得了女子10米气手枪和女子25米手枪两枚金牌。

有得意者,就有失意人。这次东京的射击比赛,最为落寞的恐怕就是印度射击队了。印度此次派出了15人的空前强大的射击队参加东京奥运会,在印度射击协会主席拉宁德·辛格看来,“人人都能夺牌”!

拉宁德·辛格并不是狂妄自大,这次出征的印度射击“梦之队”,实力空前。其中8名选手排名世界第一或第二,在12个奥运射击个人单项上,印度选手保持着2项决赛世界纪录。因为国内疫情严重,印度射击队还花重金在欧洲的萨格勒布封闭训练了几个月,并直接从欧洲飞往日本。

如此巨大的投入,印度队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绩,从第一个射击项目女子10米气步枪,她们就是灾难性的表现:世界排名前二的两名选手居然都在资格赛就全数出局。一直到射击比赛全部结束,印度队都没有回过神,不要说奖牌,竟然只有一名选手进入过射击决赛,但是他也只拿到一个第7名。如此表现,无疑令印度队大失所望。

埃拉维尼尔·瓦拉里万原本被印度期待能冲击首金,结果未能进入决赛

印度之外,以往在奥运会射击项目中都能有所斩获的韩国队这次也是一金未得,不过韩国队倒是情有可原。

这届奥运会为了增加3个混合团体的射击项目,将男子50米步枪卧射、男子50米手枪慢射和男子飞碟双多向三个项目取消,而前两个正好是韩国人的传统优势项目,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韩国人就拿下了这两枚金牌。这次一下子丧失两个争金点,韩国媒体也是感到相对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