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上海老阿姨倪夏莲:“混”到人生第5届奥运会 我真不是乒乓球狂
13:48
58岁卢森堡乒乓国手倪夏莲:下届奥运,我一直是“混到哪算哪”
独家专访/腾讯前方报道团队赵宇
编辑/高雪梅 姜博
视频/菲明
视觉/王烨
58岁的倪夏莲第五次出现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她也是东京奥运会年龄最大的乒乓球运动员。
输给比自己小41岁的韩国选手申裕斌,她觉得有遗憾,但不沮丧,这么多年都在用一种洒脱的状态面对生活和乒乓球事业。
有人说她参加了五届奥运会,一定是个乒乓球狂。听罢,她笑了,连连摇头,“我才不是呢,乒乓球在我的生活中只能排在第三位。”
她说从没想过要参加多少届奥运会,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混着混着”就到了今天。至于三年后是否会迎来自己的第六届奥运会,她现在还不想讲大话,一切都“混着看”。
01.30年前离开是对自己人生的规划
1986年,22岁的倪夏莲想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她的计划是离开国家队,去上海交通大学读书。
即便乒协领导再三挽留,还是走了。她是个愿意遵从内心的人,年轻时就如此。
“离开是我自己对人生的规划,现在回头看看三十年前做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也很欣慰。我给自己争取了时间,因为除了打球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我去学习,去充实自己,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是非常英明的决定。”倪夏莲说。
网络上关于她离开国家队的说法很多,“竞争不过更年轻的人”就是原因之一。在接受腾讯体育专访时,她对此进行了回应,“我不怕竞争,新人中肯定有比我打得好的,但我也绝不是最差的。我可以继续打下去,不过这对我的人生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了,选择离开是对的。”
2015苏州世乒赛,倪夏莲受到许多球迷关注和喜爱。
不过倪夏莲也表示,自己至今都很感激中国乒乓球和国家队给予的一切,她现在依然会非常关注中国乒乓球的发展状况,这种情愫不管走到哪里都改变不了。
1989年,倪夏莲成为最早一批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的成员,前往德国Bayer俱乐部打球。她当时的选择很多,除了德国之外,还有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等。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东京奥运会期间曾对她进行采访,询问当年为什么没有选择到日本打球,就像后来的何智丽那样。她说:“很多东西都是命运注定的,那边(德国)比较顺畅,所以我就去了。”
倪夏莲代表卢森堡征战2014年东京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
02.最开始拒绝代表卢森堡参加奥运会
两年后,倪夏莲受邀前往卢森堡打球,去之前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人家来找我,条件开得很好,让我既当教练又当运动员,我就去了。”
倪夏莲说,去外面打球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挣点外快”,“结果稀里糊涂就上了这条船,七搞八搞就把自己推到了那里,人家让我去参加欧洲的比赛,我就去了,这一切都是完全没有计划过的。”
1994年,卢森堡乒协希望她能代表卢森堡参加两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果遭到了拒绝,“我根本就没想过要去参加奥运会,这也不是我的目标。那个年代如果在奥运会上遇到中国队,会很不舒服的。”
其实就在拒绝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前一年,她已代表卢森堡参加了乒乓球世锦赛,在淘汰赛中遇到了中国乒乓球选手陈子荷。那场比赛她打得十分纠结,双方鏖战五局后,陈子荷才获得了胜利。
让倪夏莲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局,两个人都打得非常艰苦,陈子荷最终是以21比19(当时还是21分制)赢下比赛,“说实话,如果当时没有那种特别纠结的心理,我也不至于输。”
四年后,卢森堡乒协邀请她参加悉尼奥运会,她终于没有再拒绝,“后来也看开了,体育就是体育,不应该跟别的什么挂钩。我靠本事吃饭,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倪夏莲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中,这是她参加的第五届奥运会。
03.不拒绝邀请,或已参加7届奥运会
就这样,倪夏莲在悉尼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届奥运会。16进8比赛中与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乒乓球选手李菊相遇,她输了。
对于那次失利,她心服口服,“李菊真的很棒,我铆足了劲想多赢一分,可就是赢不到。”
到目前为止,倪夏莲总共参加了五届奥运会,遗憾的是并没有代表中国队参加过,原因是她退出国家队前,乒乓球运动还没有进入奥运大家庭,她只是在1983年代表中国队拿到过乒乓球世锦赛混双冠军。
对于参加五届奥运会这样的特别经历,她接受腾讯体育专访时没有刻意渲染和煽情,淡淡的,还有过拒绝的经历。
2002年拿了欧洲冠军,女儿在03年出生,她因此放弃了参加2004年奥运会的机会,“那年可以直接参加正赛,连预选赛都不用打。但我还是放弃了,家庭、孩子那时对我来说更重要。”
这种“退役”的状态持续了5年,直到2007年才又开始打球,“那几年就是不想打球了,然后就休息。后来国家队让我再打几场,我就同意了。我这人就是这样,一旦答应你,肯定就会付出100%,甚至120%的努力。”
一年后,她代表卢森堡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做这个决定之前也犹豫过,后来我看报道说击剑运动员栾菊杰为了准备奥运会经常自己花钱出去打比赛,保持状态,她的年龄比我还大。我这边条件这么好,人家求着我参加,为什么还要拒绝呢?想来想去就同意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还是要去一次的。”
不知不觉中参加了五届奥运会,她觉得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接受采访时会掰着手指数:“你看,如果1996年、2004年我没有拒绝,到现在都参加七届了。”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倪夏莲与丈夫兼教练托米交流。
04.“乒乓球在我的世界里只能排第三位”
《朝日新闻》记者采访倪夏莲后说: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一直都以为你是“乒乓球狂”,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听罢这话,她也笑了。
倪夏莲告诉腾讯体育,自己绝不是乒乓球狂,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自己也有“厌倦”乒乓球的时候,“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身体健康第一,家庭第二,第三才是乒乓球。”
“乒乓球对于我来说有喜欢的时候,也有厌倦的时候。一个人从事一项运动很多年,总有烦的时候。就好比一道菜一直吃,也会吃腻。”
倪夏莲说,自己并不靠乒乓球生存,也不像很多职业运动员那样失去乒乓球就等于丢掉了饭碗,“我是自由的,不爱打就不打了。2000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没有目标,也没说过一定要参加多少届。”
倪夏莲用一种很轻松,甚至有些“凡尔赛”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五次奥运经历,她说过去这些年愿意打就打,不愿意打就去休假、逛街。今年在自家后院种了很多菜,接受采访时还开玩笑说:“反正家里种的西红柿今年夏天是吃不完了。”
“我管这个叫‘混’,可要注意哦,这个‘混’可是打引号的。”混着混着,就“混”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五届奥运会。算上6月份参加欧洲锦标赛,她这次比赛前只进行了大概两个月的系统训练,“现在真的是打一次少一次,会很珍惜了。”
“平时没比赛的时候我是不练的,一般开赛前一个月开始准备,这次奥运会也就准备了两、三周吧。来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比赛能不能办了,即便到了东京,也感觉说不定哪天就取消了。”倪夏莲说。
东京奥运会,倪夏莲负于韩国选手申裕斌后坦然面对。
05.下届奥运会?还不知道接下来“混”到哪里
东京奥运会比赛中,倪夏莲遇到了比自己小41岁的韩国选手申裕斌,这场比赛打得非常胶着,总共耗时66分钟,第二局甚至将11分制的比赛打成了17比18。苦战五局后,倪夏莲输给了这个来自韩国的年轻姑娘。
比赛结束后,她对输掉第二局比赛耿耿于怀,“我可以接受输掉整场比赛,但第二局真的太遗憾了,在那么好的局势下没有赢下来,这需要我去总结和反省。”
不过后来也想开了,谁都想赢比赛,可到了这个年纪,如果真赢不了,也不必沮丧,“很多事情看开就好了,输赢无所谓,太阳第二天依然会从东方升起,该吃吃、该喝喝。”
“人家每天练8~10个小时,付出了那么多,连男运动员都能打赢,赢下比赛是应该的。我来东京一周了,基本上没怎么训练,比赛时体能和反应也不如对手,输了没什么不正常的。”倪夏莲说。
所有人都在问她是否还会参加下届奥运会,她的回答亦如生活态度那样随性,“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我一直在‘混’,不知道接下来‘混’到哪儿。很多事情人算不如天算,卢森堡乒协一直需要我,但我到了那个时候有没有兴趣,有没有激情,现在还不知道,所以不想讲大话,到时候再看吧。”倪夏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