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金!“国民舅妈”携手00后小花划出中国速度 配合默契因热爱与不舍

金牌英雄

2021/08/07

00:59

🏅中国第37金,徐诗晓/孙梦雅女子500米双人划艇摘金创历史

撰文/格桑

1分55秒495,由徐诗晓/孙梦雅组成的“诗雅”组合在皮划艇静水女子500米双人划艇项目中,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奥运会最好成绩并获得金牌。

徐诗晓比孙梦雅大9岁,性格完全不一样,但配合以来两人成绩的一直稳固提升。她们说,一切都是因为对皮划艇的热爱和不舍。

“诗雅”组合东京奥运夺金

01 退役又复出,苦练为家人

徐诗晓出生于1992年的2月,母亲是江西铅山永平陈家寨人,父亲在永平的一个铜矿上工作。在永平小学读书的时候,余干县水上训练基地到当地挑选人才,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徐诗晓得以入选。

最初的时候,徐诗晓是练习划艇的,2007年全运会,年仅15岁的她就收获了全运会女子划艇2000米的冠军。但之前划艇在国际范围内一直都是边缘项目,迫于无奈,徐诗晓开始练习皮艇。“因为划艇在艇上是保持跪姿,重心位置不一样,在艇上控制平衡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刚开始练习时非常不适应。”

不过,徐诗晓有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学习能力强。利用自己在划艇上面积累的经验,她很快适应了新的项目。当时皮划艇队教练员短缺,利用休息时间,徐诗晓还会帮忙培养新人。

徐诗晓曾因为划艇项目太边缘练习皮艇

水上项目的训练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要坚持训练。汗水、湖水还有泪水每日相伴,徐诗晓的手上早早就结满了老茧。而且长期高负荷的训练,让徐诗晓的身体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她经常吃不下,睡不着。身体方面的原因,2013年徐诗晓选择退役告别赛场。

就这样放弃了么?徐诗晓显然还是有些不甘心。谁能想到,2017年的4月,国际奥委会将女子划艇列入到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那个时候,徐诗晓已经退役三年,成为了南昌某公司的部门经理,生活还算舒适。可当江西省水上中心的领导和教练找到徐诗晓,希望她恢复训练,代表江西参加省运会,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归。

那个时候,徐诗晓已经3多年没有系统训练,家人、同事还有朋友都对她的这个决定表示反对。事实上,从一开始练体育,家人就不是很支持徐诗晓,因为训练太苦,一年之中,父母见到女儿的次数屈指可数。“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有可能两年三年才有可能有一次假期,有可能就是好几年没有。在家感觉就是今天才回来,怎么明天又要走的那种感觉。”

但热爱和梦想,让徐诗晓难以割舍自己和赛艇的情缘。距离全运会比赛只剩下了3个月的时间,徐诗晓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从早到晚,她一天要进行四次训练,一天下来整个人都如同是散了架一般,很难入睡。而且由于要长时间的跪在船上,这让她的膝盖肿的像个球一样,但顽强的毅力,超乎常人的付出,最终还是让她得到了回报,徐诗晓很快重新回到世界级的水平,那年在天津的全运会上,她一人拿到了划艇项目的两枚金牌。

热爱和梦想,让徐诗晓难以割舍自己和赛艇的情缘

和徐诗晓来自于南方不同,孙梦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姑娘。2001年5月3日,孙梦雅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14岁的时候,孙梦雅入选了枣庄市体校的皮划艇队。最初的时候,孙梦雅也不知道,皮划艇对于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市队,也是这个项目,但是没有下水划过。我们要过平衡关么,然后就下水,不会划,就在那翻船。我第一次下水漂的时候,我不会划,漂到了对岸,回不来了,教练说你要再不回来我们就吃饭了,不等你了。我就跳下水,游过来的,”镜头面前,孙梦雅总是保持着爽朗的笑声,在她的话语中,那些坎坷仿佛都是那么的轻松。

刚接触皮划艇,新鲜感让孙梦雅沉醉其中,但谁能想到,这个时候她的家中发生变故。孙梦雅的父亲受伤,腰部以下不能动弹,家里的重担顿时全部压在了母亲身上。孙梦雅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后,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回去照顾父母,但母亲却让孙梦雅坚持下去。

孙梦雅知道,即便回家,她也不能帮助家里太多,所以孙梦雅就希望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让家里过得更好一些。虽然年龄不大,但孙梦雅的训练计划表总是安排的满满当当。有些时候,孙梦雅也会累到疲惫不堪,累到极限,但想到家人的鼓励,她就有了继续拼下去的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的亚洲静水皮划艇锦标赛女子200米双人划艇项目中,孙梦雅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块金牌。孙梦雅记得当时比赛的感觉,“第一次参加比赛,我在赛场上,很紧张,吓得慌,感觉划不过她们。教练安慰我不用怕,说你就闭着眼往前划,那场比赛,到终点的时候,她们全都在我的后边。从刚开始的玩,到站在领奖台上,感觉自己也是可以的。”

孙梦雅坚持为梦想拼搏

因为这次优秀的成绩,孙梦雅获得了转正的机会,开始领工资。“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我就全部打给家里了,我妈说了句,宝贝你真棒。”

02 国民舅妈,00后小花

2017年全运会上的出色表现,让徐诗晓进入到了新一届的国家队,但因为当时国家队的整体结构已经成型,徐诗晓与2018年的亚运会失之交臂。

“也在怀疑自己适不适合练这个项目,因为当时一直处于一个低谷期,然后怎么练发现成绩上不去。看见后面小孩一直追这个成绩吧,就觉得要不算了吧,年纪也大了,然后包括像家里啊一些也催说,年纪大了,该回去了,毕竟家是农村的嘛。有时候也会想,我要在家里多好,那几次差点就打退堂鼓了。”

刚复出不久的徐诗晓,又一次陷入到了迷茫。一度想过放弃,好在徐诗晓坚持了下来,成绩不好就用更努力的训练去弥补。

孙梦雅同样是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之后进入到的国家队,雅加达亚运会女子500米双人独木舟,她联手马亚男拿到冠军。但2019年的皮艇世界杯上,孙梦雅和马亚男拿到双人500米的银牌,之后杜伊斯堡站的比赛,两人只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2017全运会皮划艇静水女子200米单人划艇徐诗晓(右)夺冠

为了在双人划艇项目上取得优势,2019年,国家队大胆更换了双人艇配艇人员,徐诗晓和孙梦雅开始搭档。毕竟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起初她们对于自己的实力也没有那么充足的自信。

但随后8月的全国皮划艇锦标赛,两人携手夺冠。几天之后的世锦赛女子双人划艇500米,两人又一次拿到了冠军。“当时我们也没有想到我们能拿冠军,”徐诗晓回忆称,“以我们的训练成绩,还有在赛场的成绩对比,我们就是一个前三名的水平,冲击冠军不太现实。”

“但是决赛的头一天晚上,我就和我的搭档说,我们有可能去够一够这块金牌。当时我们就在房间商量了明天该怎么去做,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其实我们都想过了,但真正过终点线,我们就想,冠军对我们来讲也没有那么难。”

2020年之后,徐诗晓和孙梦雅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世界大赛,但艰苦的训练,两人成绩一直稳固提升。而且在此期间,她们还迎来一位新教练孟关良。

徐诗晓和孙梦雅配对以后成绩稳固提升

孟关良是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双人500米划艇的冠军,有了前辈的帮助,两人信心倍增。“孟主任他们以前辈的身份教导我们,打从心里面来讲的话,就已经给我们奠定了自信心。他们可以将比赛经历传授给我们,我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徐诗晓和孙梦雅一起能够走到今天,其实挺不容易。两人的身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徐诗晓比孙梦雅大9岁,性格方面要更加外向一些,而且徐诗晓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国民舅妈”。

这个称谓源于“舅妈”的外甥女发了个贴,“我舅妈也参加奥运会了,嘎嘎嘎,希望她加油为国争光。”没想到这样一篇帖子意外火了,引来网友们的欢乐效仿。突然之间,一群“外甥”涌入了“舅妈”的评论区,一夜之间2000多条的评论,让徐诗晓直呼蒙圈。

“国民舅妈”徐诗晓

虽然是个00后,但孙梦雅似乎要更加腼腆一些,在此之前,孙梦雅一直都留的是短发,看起来就和一个“假小子”一样。如今的孙梦雅已经逐渐将头发留长,总是保持着笑容的她,是一个甜美可爱的姑娘。

如果要说,是什么让“诗雅”组合如此默契,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那可能就是她们对于皮划艇的热爱和不舍,“就是又爱又恨,你想把它丢掉吧,但你又舍不得,因为毕竟练了那么多年,你就想着,再坚持下吧,可能明天就好了,”徐诗晓说道。

和自己的搭档一样,对于划艇,孙梦雅同样难以割舍,“我刚开始练的时候,没想到会练这么长时间,想家。但如果你现在让我不练的话,我就割舍不掉。”在孙梦雅的社交媒体上,她给自己留下了这样一段鼓励的话,“在攀登人生阶梯的旅途中,我们不怕慢,只怕停。只要不停止,再慢的速度也能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