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中国荣耀】巅峰一战! 曹缘男子10米跳台惊天一跳绝杀夺冠
撰文/杨健
“梦之队”东京谢幕战,不出意料,又是包揽金银牌。以难度见长的杨健和以全能著称的曹缘,以无懈可击的“双保险”,为8月的东征,画上了圆满句号。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两个人的心态,远没有如今般苦尽甘来:因状态和伤病捱到27岁才迎来奥运首秀的泸州小伙杨健,与成名10余年却始终在项目上做加法的曹缘,都面临着彼此的瓶颈。
面壁,方能破壁。跳台上王者归来的两人,没有再让遗憾重演,自信和阳光,让最后一天的跳台和泳池,格外绚烂。
中国跳水队,东京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01 难度王首秀“大器晚成”
“奥运会对我来说,感觉就像是一段没有见过面的爱情,我好像只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在心中无数次幻想她是什么样子。”
这样浪漫的比喻,出自生在酒乡泸州的杨健,用词之甜美柔情,一如这里出产的美酒。按照杨健的说法,自从2012年进入国家队开始,在追求首次参赛奥运这条漫漫长路上,他已经“爱情长跑”了9年之久。
2014年,初登世界大赛的杨健,经历在国家队1年多的精心打磨一鸣惊人:世界跳水系列赛英国伦敦站比赛中,杨健全场飙出10个满分,以616.50的高分称雄,这是国际泳联有纪录以来,男子跳台世界最高分。
目睹这一神迹的国际泳联评论员,在描摹杨健的表现时,放下了所有形容词,夸奖几近“直给”:“我的天啊,这是神奇的最后一跳。我们要起立致敬,因为我们见证了历史。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这太令人兴奋了!”
事实上,一向以动作难度著称的杨健,从出道就是队内尽人皆知的“难度王”:早在2013年5月举行的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上,初出茅庐的四川小伙,完美地完成了难度高达4.1的109B(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国际大赛中突破4.0动作。
杨健从出道就是队内尽人皆知的“难度王”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杨健走上跳水之路以来,多次的巧合与转折。
小时候的他,身体不好,也不爱吃饭。4岁那年,一次偶然机会,杨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泸州市业余体校观看体操训练,结果他一看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不久,父母送他加入了体操队,他却给教练留下了爱哭鼻子的印象。“体操是非常辛苦的一项运动,杨健小时候边练边哭,但哭过之后,第二天他又会准时来训练馆。”杨健的启蒙教练杨朝嘉说。
然而,这个体操队著名的“皮大王”,曾因为太淘气,被体操队开除过。此后,杨健随队到四川省体操队集训时,意外被四川省跳水队教练看中,从此改练跳水。
2012年,天赋出众的杨健入选国家队。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跟考入北大清华一样兴奋”。
兴奋过后,却是苦涩的低谷:原本参加里约奥运已是板上钉钉的他,却在赛前最后一趟“大考”——喀山世锦赛上考砸了,男子单人10米台,杨健只名列第10,在强手云集的“梦之队”,马失前蹄的他,只能在5年前郁闷地在电视机前,看着队友争金夺银。
直到2016年底,才逐渐找回状态的杨健,在黄金年龄遭受重挫后,反倒收敛了锋芒,日渐老练。
然而,没人知道,为走出低谷,已经不复少年的杨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奋斗与磨难。
2019年世锦赛前,训练中的杨健在翻腾中发力过猛,脚后跟直接撞上了跳台,伴随着巨响的,是一条深可见骨的血口,甚至连泳池都被鲜血染红了。
然而,眼中有泪光闪动的杨健,却不是因为伤痛,“脑海里只有一个闪念,冬训跟不上了,难道这次奥运,又完了?”
“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对跳水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其实可以排在第二位的。”从心魔中解脱的杨健,仅用1个半月,就从原定3个月的养伤周期中提前复出。而为赶上队友进度,每天一度只睡3个小时的他,早上不到6点出操,便已形成了自然醒的生物钟。
先在2019年世锦赛夺冠,随后又在奥运选拔赛最后两站10米台比赛中连续折桂。这一次,再没有任何意外和波折,能阻止杨健出征东京。
2019年世锦赛杨健夺冠
27岁,首次参加奥运跳水比赛,在别人已经挂印寿山、功成身退的年纪,褪尽铅华的杨健,以对跳水始终不改的热爱完成首秀,犹未为晚。
02 “能者多劳”苦尽甘来
第三次奥运之旅,曹缘从一枚银牌起步。
比起比自己年长1岁却是奥运新人的搭档杨健,少年得志的曹缘,仅看搭档变换,便可知其生涯长度:
2010年至今,张雁全、林跃、秦凯、谢思埸都曾和曹缘配对,而在和杨健携手出战男子双人10米台前,曹缘刚和陈艾森在男子双人三米板中以些微之差,屈居英国选手之后。
第四跳207B出现明显失误,让通常只在奥运周期才关注“梦之队”的观众,倍感错愕和惋惜。
面对结束东京周期的搭档,曹缘的声音里满是自责:“对不起森哥,第四跳的分数还是太低了,你说我们要是来个小失误都算好,结果我们从池子里一出来,看到那个分数把森哥都吓到了。”
而就在那个略显遗憾的下午,身经百战的曹缘,选择向前看:“单人的时候再把另外两个动作再好好练一练,把单人六个自选跳好。单人比赛的时候做好,既然给我这个机会,就不要让领队对我的信任变成失望。”
第三次奥运之旅,曹缘从一枚银牌起步。
板、台皆擅长,是曹缘一直以来的标签。自十年前首登国际赛场以来,曹缘就因为兼项板台创下不少纪录,身为“全能王”的他,天赋早已不必多言。
“曹缘技术全面,向内、向外的翻腾都可以轻松完成,而且也没有任何难点动作。”身为曹缘的前辈,前跳水名将李娜,始终对这个当年的“淘气小胖”格外欣赏。
然而,常年的兼项,意味着“能者多劳”,而今年6月已满26岁、早已不是当年稚气少年的曹缘,整个备战周期充满着繁忙和劳累。
从2019光州游泳世锦赛上“一人跳三项”,到2020年中国跳水冠军达标赛,男子单、双人3米跳板、双人10米跳台三项比赛任务间不容发,对于选手的身体机能和心理荷载,无疑是三重加码。
近年来跳板成绩更出色的曹缘,一直没有放松跳台的训练,这也使得他有能力成为“兼项选手”。而这样一来,曹缘的训练的时间便比其他人长了不少。
光州世锦赛备战期间,曹缘每天要早早和搭档不久的陈艾森磨合跳台双人动作,然后与谢思埸练习跳板双人动作,最后才是个人项目和力量训练的时间,那时的曹缘,一天下来要在训练馆中呆15个小时。
东京奥运会备战期间,曹缘虽然与跳台搭档陈艾森逐渐走过了磨合期,但兼项的压力却一直都在,跳台跳板轮换下来,每天的训练也要持续到晚上八点才能收官。
能者多劳,也意味着更加劳碌
多个战线全面铺开,固然意味着“多金王”的诞生,但背面则是单项摘金难度前所未有提升。尽管在5年前的里约,曹缘就成为了继伏明霞之后,中国跳水队第二位在跳板和跳台项目上皆拿到奥运金牌的选手,但在光州世锦赛上,曹缘最终在双人3米板和双人10米台摘金,与单届世锦赛拿下跳水三金的神迹失之交臂。
但即便如此,曹缘也成为第三位在单届世锦赛上跳板和跳台皆有金牌入账的选手,纵观男子跳水历史,也只有洛加尼斯和萨乌丁两位传奇,可与曹缘比肩。
双人10米台憾负,对于曹缘而言,或许是迟来的解脱。轻装上阵的他,只要在单人10米台摘金,便可以再创历史,成为奥运会史上第一位在三个不同项目上都拿到金牌的跳水选手。
对于已经集齐奥运会金银铜牌的曹缘而言,另类冠军大满贯,或许是对他5年来倍于队友、队友付出的最好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