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红婵的207C谈起,说说跳水动作的ABC
两小只——全红婵和陈芋汐——在游泳世锦赛上的巅峰对决让人看得热血肺汤,两人再次包揽金银牌,只是和东京奥运会不同,这次在布达佩斯冠军属于陈芋汐,而仅仅输了0.3分的全红婵,本次比赛多次在207C这个动作上出现失误,也让207C成为热搜词汇。
207C到底有多难?这个动作全称是“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说仍然是顶级的10米台动作,这次也是全红婵决赛五个动作中难度系数最高的,达到了3.3,其他四个动作107B难度系数3.0,407C难度系数3.2,6243D难度系数3.2,5253B难度系数3.2——东京奥运会决赛全红婵207C没有失误顺利夺冠,这次世锦赛失误导致输给队友陈芋汐。当然,相信207C这个动作不会成为全红婵的绊脚石,早已攻克这个动作的她只是需要巩固稳定性罢了。
那说到207C,很多朋友对于跳水动作的命名还是有些迷惑,我们就来做个科普吧:
1、跳水的组别
根据运动员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后身体运动的方向,跳水动作分为6个组别:第1组,面对池向前跳水;第2组,面对板(台)向后跳水;第3组,面对池反身跳水;第4组,面对板(台)向内跳水;第5组,转体跳水;第6组,臂立跳水(仅在跳台跳水中采用)。
2、跳水的空中姿势
跳水动作的空中姿势可分直体(用“A”表示)、屈体(用“B”表示)、抱膝(用“C”表示)、翻腾兼转体的任意姿势(用“D”表示)4种。
3、跳水动作代码
每组跳水动作都有自己的号码,以表示动作组别和翻腾转体的周数。
1至4组动作的号码均采用3位数:第一个数代表动作组别,第二个数代表飞身动作(0表示没有飞身动作),第三个数代表翻腾周数(“1”为半周,“2”为一周,以此类推)。比如,全红婵失误的207C,就是“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而107B,就是向前翻腾3周半屈体;到了407C,就是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
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4位数:第一位数用“5”表示组别,第二位数表示翻腾的方向,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第四位数表示转体周数。例如全红婵决赛做的动作5253B,就是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
第6组臂立动作也采用3位数:第一位数用“6”表示组别,第二位数表示臂立跳水的方向,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例如全红婵决赛做的6243D,就是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
4、跳水的难度系数
跳水动作的难度系数对应每个动作的难易,根据动作组别、器械高度、动作姿势和翻腾转体的周数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其数值,动作简单难度系数就低,动作复杂难度系数就高,但在不同时期相同动作的难度系数是会有调整的,尤其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攻克不同的高难度动作,以前的难度系数就随之下降。
5、跳水的动作得分
7名裁判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打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10分;在7名裁判亮分之后,要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3个有效分之和乘以该动作的难度系数,即为该动作的最终得分。
跳水的ABC,您看明白了吗:)#207C有多难##跳水动作ABC科普#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