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子大叔史前推理师论昆仑天庭就在洪雅瓦屋山上

       全网首推:昆仑就在瓦屋山上,瓦屋山就是不周山 翔子神话推理师。

09:25

翔子大叔神话推理师论曾经的昆仑天庭就在瓦屋山上

       我找出了真正的昆仑山,昆仑就在瓦屋山,瓦屋山就是不周山(上)

       以下的内容很有可能会颠覆你对上古神话的认知。我是翔子神话推理师,我查了一下,应该我是第一个明确推论昆仑就在瓦屋山的人。

       首先几句话简要介绍一下瓦屋山。瓦屋山位于四川眉山市洪雅县境内,海拔2830米,是世界第二高海拔平台山,平台占地11平方公里,是亚洲第二大平台山。而且,它正好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

       好,废话不多说,我将从多方面论证昆仑就在瓦屋山,首先上硬菜。我们就从最简单,最没有争议,最显而易见的昆仑山山体开始开始推理。

       

       瓦屋山的形状与昆仑一致

       梳理了有关昆仑记载的古籍,整理出古籍中对昆仑的山体描述特征,而这些特征,唯一能够对应的,就是瓦屋山。理由如下:

       1、昆仑是一个方形的山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相去正等(边),面方各五千里”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鼎于五方,镇地理也。”

       《山海经》“轩辕国,其丘方(方形)”。

       《山海经》:“昆仑,百神之所在,在八隅(方)之巖(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巖(岩)。

       《河图括地象》:“龙池之山,四方而高,”。

       以上都是指的昆仑是方形,而瓦屋山就像一个鼎状的方山,符合。而且,从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产生出联想,瓦屋山就是昆仑,那昆仑的“鼎”状山形,是不是就是后世用来象征国家社稷重器君权神授的原型来源呢。

       而且东方朔在《海内十洲记》还提到:“昆仑,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你看瓦屋山像不像一个倒扣的盆子呢?

       2、昆仑是柱状山形

       《河图括地象》:“昆仑,天中柱也,气上通天”。

       东方朔《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员周如削”。

       胡应麟《飞来峰》“昆崙一柱从天下”

       一般的山形都是锥形,《战国策》里“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说明那个时候,人们是分得清“锥”和“柱”的区别。正是因为昆仑的山形如柱,所以才会专门用“柱”来区别一般的“锥”形山。而瓦屋山很明显就是一个标准的直筒状四周陡峭的柱状特殊山形。而且四周陡峭,如东方朔说的“员周如削”。

       3、昆仑有有湖泊、温泉

       《史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这里的瑶池指的要么是瓦屋山脚包括雅女湖在内的一众美轮美奂的湖泊,要么是瓦屋山顶中央的鸳鸯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图括地象》里对昆仑的描述是:“龙池之山,四方而高,中央有池”,注意呀,重点来了,“中央有池”,瓦屋山顶的美丽湖泊鸳鸯池,这对应也太精准了吧。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书法名作《研山铭》里也有一段话说昆仑:“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潭在顶”,这是多么明确的细节描述。

       瓦屋山顶中间这湖不应该叫鸳鸯池,因该还原它本来的名字:龙池或者瑶池。

       而《史记》里提到的“醴泉”,词典有三种解释,一是温泉,二是瀑布,三是甘甜的水。瓦屋山都有,而且还很多。

       先说温泉,在瓦屋山的确有很多温泉,周公山和七里坪温泉最为有名。《山海经》:“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寒暑之水很多人解读为温泉。不周山,这里指的就是瓦屋山,我上期视频提到过。

       而在瓦屋山,有数量多达72条的瀑布群,其中兰溪瀑布总高差1055米,是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3120尺,超过了西班牙安赫尔瀑布。

       瓦屋山温泉瀑布如此之多,难怪是司马迁《史记》会专门提及“瑶池”“醴泉”。

       

       4、昆仑山整体像天台

       《竹书纪年》:“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

瓦屋山的山形像一座巨鳌背承载着一个巨大的天台。后来女娲补天相关的鳌龟之说是否也与此有关呢?

       5、昆仑山有很多坑洞:

       《山海经》:“面有九井,以玉为栏”。

       这里的井,应该就是指的地面坑。瓦屋山上有很多巨型神秘大坑,每个差不多几亩宽,诡异的是这些坑附近有很多炼铜的痕迹,你是不是联想到什么了呢?坑的话题我们以后展开。

       《山海经》:“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

       一般指居所很少用穴,“穴”一般是指坑洞。瓦屋山有很多天坑、漏斗、溶洞穴。瓦屋山迷魂凼是中国最恐怖最什么地带之一,据说至今无人走通,有去无回。

       瓦屋山上据说有24座神仙洞府”的说法。每有重大活动,山民均要上山求神许愿。至今山上还保留着许多与祭祀有关的地名,如三霄洞、大法洞、五郎洞、晴雨洞、灵牛洞、野牛街、龙神岗、望乡台、迷魂凼、炳灵祠等以及与占卜祭祀有关的传说。

       综合以上对昆仑山体描述的梳理,昆仑是方形的山,昆仑是柱状的山,昆仑是平台状山,昆仑山有很多湖泊、温泉、瀑布、溶洞、天坑,山顶中间有湖泊,这些特征,除了瓦屋山,你能再找出第二个来吗?

       如果山体连以上这些最起码的基本条件都不符合的,类似什么埃及金字塔之类的,就差得太远了。

       以前呢,听说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昆仑的路径,现在明白,我真的错的,因为我们是按常规思维在认知这句话,可以肯定地说,这句话没错,是我们理解错了。那究竟错在哪里呢?且听下回,再说昆仑。

.

.

.

.

.

明朝武学大家吴殳《手臂录-论峨眉枪术》

       明吴殳著《手臂录》云:“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空室,练习二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枪法一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施,破诸武艺。”枪法中包括:治心、治身、宜静、宜动、攻守、审势、形势、戒谨、倒手、扎法、破诸器、身手法……等篇,至此,“峨眉武术”方成为我国武林中一大流派。它是集道教、佛教的养生练功方法和医学治病强身原理,以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创编成各种徒手的或器械的攻防格斗功夫、套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形成的峨眉武术。据《峨眉山志》记载,明代山中武僧甚多,个个技艺惊人,如崇祯年间,永庆寺僧月朗,以其头坚实如铁,人呼铁头。

       吴殳概述峨眉枪的用法为:“和暴制刚”、“如行云流水,雷射风飘,恍惚变幻,乍潜乍现,或有或无,与神消息求之,莫得其端,视之不见其迹”。“和暴制刚,即敬岩所谓脱化也,不脱化,游场多败,胜亦牛斗耳。”现在流传于川渝云贵等地的双头枪、游龙枪、花枪、缠闭枪、流云枪、七星枪、二十四枪等都不同程度继承了吴殳枪技的特点。

       吴殳十分注重枪技实战,他说:“游场(校场对练)要能脱化,即将对手劲力引至落空而巧妙制敌,不能牛斗(比蛮力)”。峨眉枪的用法,以现今的眼光来看,峨眉枪的战术应是典范型的内家枪法。吴殳既然精通各家枪法,又如此推崇峨眉内家枪法,视峨眉内家枪法为天下第一,又对峨眉内家枪法研究如此深入,我们当然可以肯定,吴殳游场实战所使用的枪法,也必然是属于峨眉枪法之同型枪法,或许吴殳的技巧要比峨眉枪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峨眉通背内功缠闭枪诀:

       周天潜运腾蛇启,颠提闪展空带环。海底捞沙边缠顺,和身格挡近及远。

       翻花舞袖回身撩,叠缠穿袖间高拦。蜻蜓点水独立刺,白猿拖刀败步还。

       跳转双头崩架腿,回马穿梭拦拿全。圈手环崩虚步起,抽拉盖冒摆头旋。

       翻云覆雨绕边横,拐步提拦飞脚钻。旋腰缠闭横步扫,翻身腾跃落金钱。

       翻花滴水并劈把,跳转劈击上步点。舞花回撩紧拿闭,闪展滴水摆头穿。

       鹞子翻身腾空劈,青龙献爪一指剑。白牛转角巧摆头,翻花舞袖疾步缠。

       托婴观阵鸭步行,先拿后拦滴水点。回龙卷云翻身劈,海底捞沙活步圈。

       独立认针提脚势,飞腿翻头两难兼。旋身拿闭弓步刺,舞花缠挂插步钻。

       右旋扫堂连退撩,翻身镇压疾如箭。金丝缠袖拐步绕,哪吒摇圈飞梭穿。

       秦王挥旗满堂红,开天辟地高空卷。翻云覆雨绕边横,舞花缠挂插步串。

       回把摇橹通背抖,金顶云动半腰缠。短剑临身摇圈跳,钻天入地蜈蚣窜。

       翻花舞袖回身扫,拦拿中平万法全。收枪亮掌神意足,盘头导气尽归田。

.       

峨眉缠闭枪招式名称:

 

       001 请手提气 002 退回奇门 003 伏地敬礼 004 周天炼形 

       005 虚步左拦 006 弓步闭拿 007 金蛇入洞 008 右退崩捋 

       009 左退崩捋 010 右退捋架 011 左退下捋 012 海底捞沙 

       013 马步横把 014 拦腰踹脚 015 入步穿扎 016 托婴观阵 

       017 上步盖把 018 上步翻尖 019 换手回挑 020 马步压拿 

       021 插步下扎 022 马步压拿 023 盖步挑车 024 马步压拿 

       025 蜻蜓点水 026 翻身托枪 027 鸭行消步 028 鸭行消步 

       029 鸭行消步 030 鸭行消步 031 回跳穿刺 032 虚步反拦 

       033 上步标枪 034 上步崩托 035 横梁飞脚 036 盖步回身 

       037 回马一枪 038 坐步缠格 039 马步拿闭 040 弓步扎枪 

       041 虚步挑枪 042 弓步崩举 043 扣脚下扎 044 回步圈托 

       045 退步挑枪 046 起身滴水 047 盖步挑车 048 上步左拦 

       049 马步拿闭 050 弓步扎枪 051 回身顶把 052 追步翻盖 

       053 退步撩把 054 马步横扫 055 拦腰踹脚 056 入步顶把 

       057 边缠拿闭 058 马步反刺 059 翻身跃劈 060 弓步扎枪 

       061 上步盖把 062 上步翻尖 063 绕身盘枪 064 蹲身劈把 

       065 回身刺枪 066 翻身劈把 067 顺步顶把 068 上步翻尖 

       069 上步反把 070 换手回挑 071 马步拿闭 072 回步左崩 

       073 退步崩托 074 马步拿闭 075 跃步颠提 076 马步拿闭 

       077 弓步扎枪 078 翻身劈枪 079 虚步挑拦 080 马步拿闭 

       081 青龙献爪 082 虚步拦枪 083 马步拿枪 084 弓步扎枪 

       085 托婴观阵 086 上步盖把 087 上步翻尖 088 虚步拦枪 

       089 马步拿枪 090 弓步扎枪 091 托婴观阵 092 鸭行左步 

       093 鸭行右步 094 鸭行左步 095 鸭行右步 096 上步拿闭 

       097 弓步扎枪 098 回穿顶把 099 翻尖旋击 100 翻身跳劈 

       101 海底捞沙 102 退步挑枪 103 提膝下拦 104 翻尖飞脚 

       105 落步反滴 106 边缠拿闭 107 弓步扎枪 108 起身挥旗 

       109 上步盖把 110 上步翻尖 111 插步反扎 112 旋身扫堂 

       113 上步压把 114 退步撩把 115 退步撩枪 116 勾脚点滴 

       117 跃步翻身 118 落步压闭 119 弓步扎枪 120 回身穿把 

       121 缠袖反刺 122 金童摇圈 123 顺步短刺 124 跃步换手 

       125 虚步拦枪 126 虚步拿枪 127 弓步扎枪 128 虚步提压 

       129 跳步颠刺 130 跳步翻刺 131 跳步撩刺 132 跳步扫刺 

       133 跳步挑刺 134 横步拿闭 135 起身摇旗 136 卷云劈枪 

       137 追步翻盖 138 回步撩枪 139 饶边横把 140 上步盖把 

       141 上步翻尖 142 插步反扎 143 串把回顶 144 金童摇橹 

       145 起身反把 146 云顶横击 147 弓步顶把 148 丁步回刺 

       149 撤步撩刺 150 盖步摇圈 151 跳步撩刺 152 钻天入地 

       153 上步翻刺 154 上步盖把 155 换手回挑 156 虚步拦枪 

       157 马步拿闭 158 弓步扎枪 159 收枪亮掌 160 导气归田 

04:06

峨眉缠闭门传统健身武术器械缠闭枪学练参考,渝西荣昌钱鼎文慢动演示

6

+1

    潮流运动圈
    去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