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子史前推理师论《山海经》所谓息壤就是制造火药的硝土

       

       独家解读:《山海经》里的“息壤”就是制作火药的硝土。

08:23

翔子史前推理师论《山海经》所谓“息壤”就是制作火药的硝土

       全网首次独家解读,山海经里的息壤就是硝土。大禹之父鲧是被冤死的。

       

       提到息壤、息土,熟悉山海经的都不陌生。息壤究竟是什么?人们猜了几千年,后世解读几乎都是大禹父亲鲧偷了天帝的息壤用来填埋洪水,帝命令火神祝融将鲧处斩。

       这里呢我借用大话西游一句台词,也许人们只猜对了故事的开始,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局。换句话说,人们只猜对了一半,息壤的确是一种能自行生长和膨胀的土壤,但不是用来填埋阻挡洪水的,而是用来碎裂岩土的。

       其实硝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物质,硝土一般经常见于老土墙下层的陈墙土和人畜便溺所在的地皮土等地方,白毛毛、黄毛毛一样的存在。累积多了,就会出现一些古人无法解释所谓的“异象”。柳宗元曾在《永州龙兴寺息壤记》写到永州龙兴寺东北角有一座佛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地面上莫名其妙鼓起一个大包,把铺地的青砖都顶了起来。而且据寺僧说,“夷之而又高”,即使铲平它还会慢慢再鼓起来。苏东坡也提到过息壤,他听说荆州城南门外,有一堆息壤,有一栋房屋那么大。息壤之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息壤的奇特之处,“不可犯,畚锸所及,辄复如故”,用工具铲除后还能复生。他们说的息壤完全符合硝土的特性。

       古时“硝”通“消”,而“消”与“息”是一个意思,比如停息,消停,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消(硝)土的说法源自于息土。用眉山话念“硝“和”息”几乎同音。

       当然,我想禹父鲧当时偷的肯定不是收集于茅厕牲口饲养处的硝土,而是来自于昆仑众多硝石洞成千上万年累积而成的纯度更高更加难得的天然硝石。

       公元前504年左右,楚昭王迁都江陵,在江陵搞了一个大石库,装了大量的息石息壤,并修建了“息壤祠”,重兵把守…有记载江陵息壤祠中的息石为“非土非木,亦非金石”,什么东西符合这个特征呢显然就是矿物质结晶体,就是这东西——硝石。

       那么,硝石到底有什么重要功能,让鲧以身犯险,招致杀身之祸,让帝王们如此视为珍宝呢?

       是因为硝石是入药的重要元素吗?是因为硝石是道家、帝王、贵族炼丹的重要材料吗?我觉得理由都不充分。答案很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大神们在炼丹过程中已经发现了火药的秘密,而硝石粉,正是制成火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土法法制造火药其实很简单,只需硝加硫加木炭或草灰混合就可以制成。

       之所以我会有这样的推测,是因为昆仑瓦屋山有制成火药的天然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瓦屋山及其周边有大量硝石洞,至今当地还有硝水洞、硝水湾等地名留存,硝本身也是良好的肥料,瓦屋山森林植被如此丰富茂密,恐怕也与此有关。其次,瓦屋山及其附近有大量的硫磺元素存在,七里坪、周公山等众多知名温泉存在就能说明问题。而且,硫本身就是硝石产生的催化剂。再加上瓦屋山如此之多的铜矿存在,这都是瓦屋山硝石存量丰富的佐证。

       洪雅向斜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早白垩纪中、后期的川西坳陷区实际上当时是一个盐盆地质沉积环境”,岩层中含有芒硝、钙芒硝和杂色盐、碘等成分。硝盐质量虽然赶不上泉盐、井盐和海盐,但对早期人类来说,最先舔食硝盐者却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对改善人类饮食和延长寿命起过重要作用。

       好我们回到故事中,鲧偷盗息壤后,天地命令掌管火的火神祝融来惩治鲧,这就有点奇怪,鲧如果是9年治水不力,惩治鲧的应该是水神,为什么偏偏是火神,不就因为息壤是与火神掌管范围有关吗?这也说明息壤与火有关。而且在方氏《通雅》里也对此有所暗示:“息壤,坌土也。坌的意思就是将岩土分开破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息壤,是一种能将岩土分开的土壤。不就是硝石构成的火药吗。

       所以就不难理解“不待帝命”的意思了,不是没有等待天帝的命令,而是违背了天帝的命令。硝石到现在都是重要的战略物物资,更不用说那个时候硝石对仅有陆地生存的人们,有多大重要性。而且,这还是炼丹的重要材料。所以猜测下,要么是鲧偷盗天帝用来炼丹的硝石用来研究火药,还不待成功就被发现,要么就是鲧偷盗仅有的珍贵硝石制成火药后,炸石堵洪水,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又或者那个时候硝石是被人们当作珍贵的食盐来使用。不管怎样,结果都是鲧为民偷息壤,含冤而死。

       幸运的是他儿子大禹,吸取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倔昆仑息壤以下地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获得了成功。可见同时是使用息壤,鲧被描述成偷盗而身死,而大禹被描述成英雄而称帝,究竟是大禹吸取教训该改堵为疏,还是大禹研制成功了火药,我不得而知。如果那时就已经使用火药,拿中国火药的发明时间将大大推进两三千年。也许火药是道家炼丹的秘传之法,后又被严令禁止,以致失传,直到后来千年以后再次被道家传出。

       总之,息壤就是硝土,在所有猜测中最符合逻辑,也比什么混凝土之类的猜测很符合当时人们的现实和认知。

       为了求证这个猜测,我将计划下周再亲自去一趟瓦屋山,专门考察那里的硝石洞,到时再和大家分享。(欢迎关注抖音翔子神话推理师)

       我是翔子神话推理师,关注我,破解更多神话。

.

.

.

.

.

       峨眉系列武术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朱熹注曰:“教民者,教之孝忠悌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孔子认为卓越的当政者教民七年的习武之法,民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就具备保家卫国的技艺与能力。《论语?子路篇》还记载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可见孔子无疑主张“教民以战”,让人民具备作战及保卫自己的能力。儒家一直主张人民可以拥有武器,习武、强身、卫国、报血亲之仇。

       尚武绝不是穷兵黩武,也不是持强凌弱,更不是以烧、杀、抢、掠等恶行为荣、为能。真正的尚武,是重大义,知廉耻;持英勇,斩恶丑。是见义勇为、胜残去杀。是除暴安良、尽忠报国。 尚武是怯于私斗,勇于公战;耻于作恶,敢于除恶。尚武是不畏惧邪恶势力的勇气,是豪不退缩的精神。

       峨眉武技有记载于春秋战国,司徒玄空所创的通臂拳是其母本初形。武学体系成型于宋朝,鼎盛于明代。峨眉武术泛指以四川为中心,涵盖整个大西南的民间武学流派。

       元明之际,由全真龙门道倡导致力于民族团结的“三教合一”理念盛行,峨眉武术因以走上了汇集众家之长的道路,相对单一的通臂古拳也分流成了以锻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系列和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系列。通背缠拳由此而生,明朝武学大家唐顺之先生《峨眉道人拳歌》佳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言其大要。峨眉武术逐渐表现出纯阳风格、纯阴架风格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阴阳架技法与风格。流行于川渝本土峨眉武术因西南地区山多地窄的影响,造就它主要技击特点是动作小,变化大,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静制动和以动制静并用,攻防时多顺势前钻,借力反击,以快取胜。

       进入清季,大批明朝旧部逃入南方及西南,形成“反清复明”组织。峨眉武术在更加广泛的技术交流中拓展出黄林派、点易派、青城派、铁佛派、青牛派,和僧门、岳门、杜门、赵门四大家以及洪门、化门、字门、慧门四小家,江湖中人每以“五花八门”言之。

       清初湛然法师系四川名山人,本名何崇政,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随石达开兵败之后,多次云游川西,川东等地,以哥老会的组织形式,结交八方豪杰志士反清,后削发为僧,法号湛然。住锡峨眉山白龙洞多年,撰有《峨眉拳谱》(亦称《拳乘》)一书。开篇有诗:“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据武林专家分析,这四句诗不仅描述当时峨眉武术门派众多兴旺发达的形势,也暗喻各地“反清复明”组织分支机构的隐秘称号。“五花八叶扶”之说不仅表明峨眉武术以巴蜀技击之精妙还吸纳了各门派拳术精华,更隐藏了反清机构核心组织与外围江湖拳种的层级关系;并由此形成门派繁多,各有特色,丰富多彩,享誉华夏的峨眉系列武学。就其表面意思看来,“一树”指峨眉武术,“五花”指巴蜀五个地区,而“八叶”则指四川武林中的“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个门派。

       “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自有暗夜光明之意,并愿其“明”之光辉,影响、照耀、指引整个中原反清黎民志士,奋起热血雄心逐出“满清外族”,复兴我民族社稷之意。可喜其宏图大愿,后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群英辛亥革命实现了一半,更有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逐步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一、僧门,据说传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称"申门"。特点是巧、快、灵、动,如猢狲状,别名"狲门",后衍化出生门。

       二、岳门、据说由岳飞所传,特点是矮桩,手法小巧多肘,不划圆不成拳。

       三、赵门,据说为赵匡胤所传,借鉴少林派太诅长拳(据说也是赵匡胤所传)等拳法,特点是高桩。又因习练红拳,称为"红门"。

       四、杜门,以传说中诸葛亮八阵图之"杜门"而得名,一说拳法传于自然门杜观印。特点是封锁严密,善于防守。

       五、洪门,相传以明太诅洪武年号而得名,习练大、小洪拳,特点是刚劲。

       六、化门,又称"蚕闭门"、"缠闭门",三十六闭手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紧封敌手,使其不能施展。元明时期由峨眉古武通臂拳衍变为通背缠拳后,于明清之季传到民间形成。

       七、字门,又称"智门",因收势摆成字形而得名,特点是高桩长手,起伏大。

       八、会门,又称"慧门",以神拳为代表,讲究观师默像,念咒语,颇为神秘。

       

       

缠门总桩三十六闭手诀:

       请手提气胸腹满,退回奇门神意专。挂步挤手贴身靠,抖擞惊弹着火衫。沉气灌劲浑圆势,鸳擒浪排随腰旋。合身双炮跟步去,铲脚披挂半腰拦。搅化顺捶腰身活,滚肘横抖拐步缠。抱球迎客左右势,金丝缠袖回头钻。捆肩斜飞采列放,搭锋鹤嘴全身弹。边缠顺捶绕步去,退步跨虎把阵观。醒狮扬头换左右,随风摆柳空化连。倒插杨柳横裆退,连珠三箭疾步窜。缠臂滚肘绕边带,双龙出洞追步旋。缠退断肘擒敌势,良庖解牛随捆翻。随风摆柳再空化,搭锋鹤嘴胁肋间。顺手牵羊侧空带,金鸡搅脚顺逆绊。玉女穿梭上步擒,怒虎扑羊巧回旋。追封螺旋任归去,丹凤朝阳捶盖山。缠腕摆脚里合踹,手挥琵琶拧腰穿。六肘连腰身步活,滚断挑炮非搭钻。片旋蝶掌旋腰化,白鹤亮翅顶膝扳。拗步挑闭攻防意,裙里飞脚分挂缠。乌云盖膝腾峰挤,青龙出水一指剑。五行循环开合运,兜掌铁扇勾挂间。翻江倒海阴阳合,导气归田势浑然。

       

       缠丝拳六段拳法动作名称:

       1请手提气2退回奇门3左挂挤手4右挂挤手5沉气贯劲6左鸳擒浪排7右鸳擒浪排8和身双炮9楼手铲脚10震脚披挂11撤步搅化12入步顺捶13立缠滚肘14抖翎横弹15左抱球迎客16右抱球迎客17金丝缠袖18马步捆肘19管脚大挂手20跪步捆肩21管脚大挂手22搭锋螳螂手23上步鹤顶手24左边缠顺捶25右边缠顺捶26退步跨虎27进醒狮扬头28拗醒狮扬头29右随风摆柳30左随风摆柳31右随风摆柳32倒插杨柳33缠袖翻捶34进步箭捶35进步箭捶36左边缠牵缘37左双龙出洞38右边缠牵缘39右双龙出洞40撤步亮翅41上步探捶42搅丝翻背43右随风摆柳44左随风摆柳45右随风摆柳46搭锋螳螂手47上步鹤顶手48牵缘顺缠49搅脚蹲身50金鸡抖翎51上步探捶52牵缘断手53怒虎扑羊54丹凤朝阳55盖山捶56右缠腕摆脚57左手挥琵琶58左双龙出洞59左缠腕摆脚60右手挥琵琶61右双龙出洞62回身倒肘63长身捆肘64上步挑心肘65拐步鸳鸯肘66歇步断肘67扣步塞门肘68左牵缘滚断69上步右挑炮70撤步右旋空71追步双撞掌72右牵缘滚断73上步左挑炮74撤步左旋空75追步双撞掌76窝心顶膝77拗步右挑闭78拗步左挑闭79裙里飞脚80乌云盖膝81别脚盘肘82青龙出水83五行左循环84五行右循环85五行左循环86五行右循环87合手弹开88勾手兜掌89勾手铁扇90左随风摆柳91右随风摆柳92左随风摆柳93导气归田。

06:31

峨眉缠闭门传统健身武术-巴渝缠丝拳六段技法教学参考,渝西荣昌钱鼎文、钱义洲演练

6

+1

    搏击格斗圈 拳击、搏击、MMA。热血擂台之上,聚光灯之外,来聊聊吧。
    去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