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子大叔史前推理师论彭州寿阳山就是山海经首阳山
彭州寿阳山就是山海经首阳山?河南与四川地名成套雷同,说明什么?
03:46
7900翔子大叔史前推理师论谁曾盗名欺世
首阳山是《山海经》中次十经的首山,之所以首阳山出名,是因为在商周乱世之际的一个故事。伯夷、叔齐是商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商周争战的时候两兄弟拦住武王伐纣的军队想谏阻战争,没被采纳。周朝建政后,伯夷叔齐来到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双双饿死在首阳山。
这里有两个关键的地名,首阳山和孤竹国。
我们先来看看首阳山在哪里?现今叫首阳山名字的地方在河南偃师,偃师所在的洛阳,正是东周都城以及传说中的“夏都”二里头遗址所在地。
注意,接下来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在偃师首阳山旁边是“牛心山”和“孟津”。更有意思的是,在偃师首阳山附近还有太子岭地名、景山地名以及两山如峨眉的娥眉岭。
这就巧了,前几期我推论的孟津附近,西周根据地岐山正是天彭阙两支如峨眉的飞翼组成,更加巧合的是这里的龙门山脉最高峰就叫太子岭,丹景山以前就叫景山,有景山村地名留存,最巧合的是,组成天彭阙,也就是岐山的两座山,一座就叫牛心山,另一座叫“寿阳山”。
成都彭州与河南偃师,两地地名成系统的如此雷同,真的让人匪夷所思。那么,位于三星堆母亲河鸭子河上游40公里湔江河口的这座寿阳山,按名随帝王走的规律,结合偃师的地名体系,可以反推回来匹配,它是否恰巧可能就是伯夷叔齐饿死殉节的首阳山呢?
《巴汉志》:“陇(九陇,彭州)西嶓蒙山,会白水(白水河)经葭萌(广元)入汉(水)。始源曰沔(绵水),故曰汉沔。首阳,有鸟鼠同穴山,渭水出。说明首阳山在四川盆地北部。
北周《庾子山集》:“岷山导江,汉武帝求仙之地,谓益州也。山海经曰:岷山,江水出焉,自非名陵孤竹,声振沈黎(雅安),岂得南至穆陵(西周穆王陵,疑似葬于郫都)西登积石(湔江口离碓),武帝置本笮(邛崃)都也。邛笮(邛崃)畏威,微(国)卢(国)仰德,生为立庙,刻石颂功。这段话说明,伯夷叔齐所在的孤竹国就在蜀地。
明代崔庆昌《孤竹遗稿》:何能独青青,占地蒙阳(蒙阳)景。世道日幽昧,征伐降殷周。
《山海经》中的首阳山就是传说中彭祖修炼祈寿的地方寿阳山吗?彭州与彭祖到底有啥关系?下次聊!
.
.
.
.
.
.
.
.
“武术进校园”——全新的学校师资需求
3月6日,“两会”专题报道“部长通道”栏目里,教育部长陈宝生说:“我们祖先留下的诗词、书画、武术、中医药、戏曲等传统文化都应该全面走进学校课堂!” 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同志还引用古人的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开合有度,治国良策。”
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武术蕴涵着许多丰富的内容,如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勇敢仗义、坚韧笃实、刻苦求进等。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指出,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有利于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手段,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早在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就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提出体育课中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的号召。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设计,这一号召并未得到普遍落实,即使在开设武术课程的学校,也多面临师资、设施装备等方面的巨大困难,武术进入中小学课堂阻力重重。要改变这一现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教育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近期经相关教育专家组会商研究,建议将武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组织进行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普及推广工作。
“武术进校园”的实施办法
各基层单位参照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在相关工作会议讲话内容先期做好如下工作:
一、将武术列为中小学必修内容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升学压力使得学校、家长、学生近乎是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上,科目之间精力的分配与该科目在考试中所占权重成正比。要使武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站稳脚跟,首先必须从国家层面调整政策,加大对武术的支持力度,对课时、教程、师资、考核等做出硬性规定,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单设武术课。
二、改革传统评价体系
武术教学考核体系的建立,是武术项目纳入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建议将武术规定为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综合素质考核的必考项目,借鉴跆拳道段位考核系统,每一段级制定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定量指标来激励学生提高自我身体素质。同时评价过程要重视综合功能的检验,综合考量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身体素质、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等素质。
三、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
武术教师是武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武术师资配备是保证武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第一、要加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培养适合中小学武术课教学的师资。由于武术课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一般体育教师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武术课的教学任务。只有将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师资的培养与中小学武术教学联系起来,才能解决中小学武术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
第二、制定专业标准和专业准入制度,中小学武术教师在资格认证或审核时必须具备体育教师和武术教师的双重身份,坚决排除不具备资质的教师再做一些适得其反的武术传承工作。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对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武术教师要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建立健全武术教师在职培训体制,加强队伍建设。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联合起来,多举办一些中小学教师武术培训班,开展学区间教研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武术教师培训,把师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武术进校园”系列工作提示我们,迅速升温的中小学师资需求,是师范类艺体生就业创业的全新思路。
缠门基础定根功夫-趟泥练步
功家常说:“短打无路被人欺,缠丝无步被人跌”,足见练步功夫于缠丝拳之重要。缠门功夫有了手上缠丝劲的同时,也必须要有脚下的定根劲。缠门练步定根功夫有內练和外练之分。
缠门脚下功夫包括活步灵变步法和趟泥定根功夫。灵变活步技法今后将在招式及套路学习中接触到,这里主要指趟泥定根功夫。
缠门定根功夫法诀:“起步不过寸,落地自无声。千斤应地潮,泛起随步撑”。要求修炼者平时养成行走时自觉练步的一种修炼方法,在做到丹田抱满、劲势整齐、虎背熊腰、沉劲应潮,缓步凝劲趟泥而行。即保持长臂猿、大猩猩或直立狗熊走路般含胸、拔背、肩撑、肘横、虚腋、圆裆、收臀的模样,即背后以命门为中心领起督脉等诸阳火龙经约向后顶起撑圆,内在意劲如“米”字形向四正四奇八个方向分张开(上方从命门起沿督脉向上经大椎、玉枕、百汇向天上领起冲出与星星彩云相连,是为“天应星”;下方从命门起沿督脉下段经尾闾向前勾起至会阴,分开汇合两腿诸经络下沉涌泉直至与地下深处相连,是为“地应潮”;从命门上下延伸通联整个背部督脉的同时并向两侧带脉方向横劲撑开前裹蓄积整体劲力不懈,是为左右向;“米”字的斜向四点即指以整个背部整体力为大本营,劲力沿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斜向经四肢伸展撑开混元一体)。
在保持上述混元整劲的情况下缓步向前行走,步履似轻柔亦似凝重,诀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唯要求修炼者两手手指张开如各扣抓摁住一氢气球状,即口诀所言空手却各抓拿了一把锄头之意;行走时开胯圆裆如骑在牛背上一般;双脚开立势如一座桥,领着整个人体桩架向前缓缓行走于齐胫(泥浆)、齐膝、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泥水池中。要有水不流动而整个人体桩架荡着泥水的阻力前行之效。缠丝拳明家曰:“行拳当如空气中游泳”,即有此意,会心人细细品玩之。
缠门拥有内家武学之至善至要法门,武者当多珍视之。前人曰:“拳打卧牛之地”,方法正确只需在阳台或屋顶随意活动三五分钟以上,即可健身强体,御侮防身。无需器材装备,绝对经济实惠。通背法门,斯文之道,或课间小息,或站台候车,或书斋厌倦起立,信手为之。吐故纳新,撒放有序。功在时时刻刻,功在执着不舍!
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功夫是苦心人之乐事。能在苦中寻乐,坚持长期修炼,时时行之,功夫胜境何曾高远,闲庭信步间也;唯恒苦精专,勇猛精进以求之。
练步有成,脚下灵活而有根劲,始可以练单操、组合招式以及套路。
05:01
峨眉缠闭门首层定根功夫-趟泥练步,渝西荣昌钱鼎文演示
5
+1